海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
创新“3+2”工作矩阵 构建数字化转型新格局
2024年来,海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跟国家数字政府建设要求,以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,依托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创新“3+2”工作矩阵,构建数字化转型新格局,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创新。
三种基础模式架起便民“连心桥”
一是打造数据互联互通模式,推动业务协同“零材料”。3月24日,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海西州分行实现网络互通、数据共享与信息互认的三重突破,在全省率先打破商贷数据互联互通壁垒。该模式通过系统直联加密传输打破了数据孤岛,筑牢了数据安全防线,实现用户信息与资金安全“双保障”,不仅让“数据跑腿”替代“群众跑路”,而且让公积金服务从“能办”向“快办”“智办”提质增效。中心将加快快推进与其他商业银行的数据互联互通,力争本月底实现主要商业银行全覆盖,有效提高广大缴存职工的金融服务便利性。二是拓展三方联动授信模式,提升服务体验“零距离”。3月24日,中心与中国农业银行海西分行正式签订《框架合作协议》,在框架合作协议下,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受益单位,该企业凭借良好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记录和经营资质增信,成功获批中国农业银行100万元贷款。该模式下双方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缴存数据的信用价值,通过“公积金+金融”模式,开展公积金缴存扩面、灵活就业人员缴存、企业公积金信用贷等政策宣传,银行依托企业及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记录、信用评级等数据,优化贷款审批流程,主动向企业、职工推送政策,共同解决融资需求,持续为海西州小微企业注入金融“活水”。三是强化业务交叉审核模式,筑牢数字防线“零漏洞”。2024年7月17日,中心在智慧公积金H9系统正式开通上线随机分配业务功能,在全省开创性地推出提取、贷款业务随机分配进行初审、复审的新模式。业务随机分配模式打破了提取、贷款等业务由各地区自行审批的传统方式,对业务实行交叉互审、相互监督,统一了全州住房公积金审批口径,确保政策标准统一,既保证了业务审批的准确性,又强化了审批权限的制衡性,有效防范了工作人员的违规违纪风险,最大限度规避了“说情打招呼”情况的发生,提升了线上业务审核的时效性和精准度。
两个赋能体系构建服务“双引擎”
一是构建智能客服响应体系,实现用户咨询“零延迟”。4月9日,中心“海西住房公积金”微信公众号正式接入AI智能客服机器人,AI智能客服“小金”上线。该AI智能客服机器人由中国农业银行智能客服系统提供服务,可以依托上传的知识库进行“自动回复”和“智能问答”,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,为用户提供快速、准确的回答和解决方案。通过对用户行为和交互数据的分析,了解用户需求,优化服务策略,不但实现了政务服务“不打烊”,还提升了用户满意度,让每一位缴存职工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,也为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带来显著提升。二是创新数据决策支持体系,确保业务洞察“零盲点”。2024年12月,中心上线业务综合数据分析系统,该系统是一款功能齐全、使用便捷、安全高效的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系统,涵盖公积金归集、贷款、提取、资金综合分析,打造实时动态更新、交互便捷的可视化展示界面,推动缴存、提取、贷款等指标数据可视化管理,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。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与服务质量,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。
下一步,中心将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民生保障,持续打造惠民公积金、智慧公积金的新标杆。继续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,实现“一网通办”全流程服务。深化电子签章、区块链技术应用,拓展公积金数字化在租房、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。建立动态数据监测体系,运用AI模型实时分析资金流动趋势,强化异常交易预警,保障资金安全。